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35篇
  免费   394篇
  国内免费   125篇
耳鼻咽喉   69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8篇
基础医学   244篇
口腔科学   13篇
临床医学   381篇
内科学   102篇
皮肤病学   19篇
神经病学   11篇
特种医学   167篇
外科学   108篇
综合类   973篇
预防医学   307篇
眼科学   9篇
药学   226篇
  3篇
中国医学   111篇
肿瘤学   802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115篇
  2020年   71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65篇
  2017年   93篇
  2016年   139篇
  2015年   114篇
  2014年   214篇
  2013年   214篇
  2012年   273篇
  2011年   321篇
  2010年   302篇
  2009年   297篇
  2008年   261篇
  2007年   204篇
  2006年   182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88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在信息资源共享的大环境中,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项目查新咨询单位参与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情况进行初步调查,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就今后将如何发展发表个人观点。  相似文献   
2.
云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评价指标体系及标准的产生过程、研究采用的方法 ,指标体系包括可行性评价和效果评价两个部分。  相似文献   
3.
资料与方法 2例腹壁巨大缺损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见附表。 手术方法:采用全麻,术前1d及术中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包括侵犯的腹膜及腹壁包块扩大切除后,严格止血。根据缺损的大小选择适宜的补片,在补片置入缺损前,把单丝缝合线穿过记忆弹力环,注意只穿过补片的聚丙烯层,补片的光滑面朝向腹腔,补片中央的浅表裂缝位于腹壁缺损的中央,  相似文献   
4.
云南省卫生科技成果获奖项目10年现状及前后5年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掌握我省10年(1990-1999)获奖医药卫生科技成果的现状及前后5年变化情况,为加强科研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通过查阅云南省医药卫生科技成果档案,对获奖卫生科技成果的获奖级别、等级、学科分类、完成单位的伶况进行调查并进行前后5年(1990-1994和1995-1999)对比分析。结果 10年来获奖科技成果总数为805项,获得高等级的卫生科技成果较少,低等级奖项多,多为省级和厅级3等奖;应用技术成果占45.34%,基础理论成果占39.5%,开发研究占7.85%;科技成果获奖单位以省级医疗卫生、科研机构为主(占72.17%)。前后5年分析表明:后5年在获奖总数、各等级获奖数、各学科分类获奖数、各级别单位获奖数上均明显多于喻5年,但高级别奖项上,后5年却明显低于前5年;后5年省级奖所占构成比有所上升,厅级奖所占构成比有所下降;前后5年获奖项目在各等级所占构成比、各学科分类所占构成比、各单位所占构成比上却无明显改变(P值均大于0.05)。结论 云南省卫生科研工作近10年来取得较大成绩,但与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明显差距,全省科研水平有待提高;基础、应用、开发研究三类结构不合理,须进行调整。  相似文献   
5.
  目的  收集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的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 thyroid carcinoma,PTC)患者的临床、病理及基因资料并整理分析,探究PTC基因突变与其侵袭性的相关性,并探讨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性,以期细化PTC的精准治疗。  方法  选择2018年4月至2022年4月就诊于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符合入组标准且同意入组的PTC患者,收集入组患者临床病理及基因资料并整理分析:(1)各基因突变作观察组、野生型作对照,对比各基因型突变与野生型的差异;(2)多基因突变作观察组,单基因突变作对照,对比多基因突变与单基因突变的差异; (3)cN0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作观察组,无基因突变作对照,分析BRAF 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隐匿性转移的相关性。  结果  (1)BRAFV600E突变:中央区淋巴结转移(Central Lymph Node Metastasis CLNM)、N1占比大,转移淋巴结数目多,TPO-Ab降低(P < 0.05);TERT突变:高龄、男性、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淋巴结转移数目多,T分期晚(P < 0.05);RET突变: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转移淋巴结数目多,T分期晚(P < 0.05),NTRK3与ETV6均融合突变,结果一致:突变组侵犯甲状腺包膜占比大(P < 0.05);RAS突变:Tg-Ab水平低(P < 0.05);TP53,CCDC6:突变组与野生型组未见明显差异(P≥0.05);(2)多基因突变组侵犯包膜、侧颈淋巴结转移占比大、侧颈转移淋巴结数量多,M分期晚(P < 0.05);3.cN0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组CLNM占比大,中央区转移淋巴结数目较多(P < 0.05)。  结论  (1)PTC中,BRAF V600E突变与中央区淋巴结转移相关;(2)多基因突变较单基因突变表现出更强的侧颈淋巴结及远处转移能力;(3)cN0 PTC患者中,BRAF V600E单基因突变与隐匿性中央区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生物信息学的基本概念、中心任务和研究目标,阐述了近几年来生物信息学在病毒学研究中发挥的主要作用,并对其今后的研究前景作了展望,同时提出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已成为肿瘤抗血管治疗的热点[1]。由于血管的形成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生理过程,受一系列血管生成因子的调控。血管生长的不足或血管的退化可导致心肌缺氧、脑缺氧、高血压以及骨质疏松等;而过多的血管生成则可导  相似文献   
8.
建立不同民族永生细胞株质量控制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以建立普米族、独龙族和怒族永生细胞为基础,探讨EB病毒转化细胞、细胞培养、冻存、复苏以及支原体检测等建立永生细胞株的技术要点及质量检测方法.方法采用EB病毒转化技术建立3个民族永生细胞株;培养法和PCR法对细胞株进行支原体污染检测;染色体G显带及核型分析细胞株的遗传稳定性.结果成功建立了3个民族B淋巴细胞永生细胞株,转化率分别为98%、86%和76%.对已建株保存的3个民族的永生细胞进行复苏培养,复苏成活率为100%.支原体污染检测均为阴性.染色体计数和G带分析显示,细胞株经早期传代培养后,仍然保持二倍体特征,未发现染色体结构畸变.结论本研究中传代培养、细胞冻存、细胞复苏和支原体污染防范等一整套技术过程是满足建库要求的.同时为大规模永生细胞库的建立和进行相应的质量监测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另外,本研究还对一些影响转化的因素和可能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藏汉民族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以藏汉民族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为基础,进行Haplogroup构建和系统发生分析,在全序列水平上比较核苷酸的变异,阐释可能的变异机制和蕴含的生物学意义.方法 采用Applied Biosystems 3730DNA自动测序仪分别对40名藏族和50名汉族的标本进行线粒体DNA序列测定,应用phredPhrap 16.0软件进行全序列拼接,并以rCRS(revised Cambridge Reference Sequence)为标准与测定序列进行比对分析;根据MTTO-MAP的标准,通过Network方法进行Haplogroup构建和系统发生的分析,并结合其它方法对产生的数据进行深入解读.结果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在系统发生上,藏汉民族90个线粒体DNA序列归类到13个Haplogroups,除M9以外,其它各Haplogroup出现频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两个民族的线粒体DNA全序列比对,发现21个分布频率有统计学意义的变异位点,其中的5个为新变异位点;另外,对D-Loop区的5个突变位点进行了单倍型构建,90个标本可分为2种Supertype,发现在藏汉民族之间Supertypel和Supertype 2的分布频率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藏汉民族在种族起源和系统发生上具有较近的母系遗传关系;在全序列有统计学意义的位点究竟是适应性或者中性选择,抑或是一种病理性突变尚需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0.
陈巍  白巍 《中国药业》2003,12(11):28-29
QC(质量控制)实验室作为传统质量控制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来是企业质量管理实施中的重点之一。在TQM(全面质量管理)理论引入后,特别是GMP管理在我国的强制推行,对QC实验室又提出了更加全面和严格的要求。然而部分企业忽视了QC实验室的全面、系统建设,导致QC实验室在GMP认证准备中落后于生产及供应等部门,成为认证检查中的“缺陷部门”,并最终影响企业质量战略目标的实现。而要想做好QC实验室的GMP认证准备工作,首先就必须了解GMP对QC实验室提出的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